随近期各大电视品牌纷纷推出旗下互联网智能电视,同时,也有新的互联网电视品牌进入市场。一时间,电视市场热闹非凡! 在“热闹”的表象下面,从另一个维度看,其实“市场”可能已经到了阶段性的高点。从部分品牌推出的产品不难可以看出,部分产品仍然是用传统的“换机型、减配置、炒概念”变相包装产品,是典型的市场跟风进入,缺乏真正的创新模式的推出,缺少新鲜空气的出现。这个就给了整体电视行业一个警示,也许最疯狂的时候,就是市场开始调整和优化的时刻。 对此,乐视致新总裁梁军表示:“市场调整是好事,让好的品牌更好,让差的品牌被淘汰。现在,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智能电视市场的调整已经开始。”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互联网电视市场的宏观环境,梁军给出了四点判断: 第一,这几年大量新互联网品牌以各种名义进入已经缺乏有效增长的智能电视市场,提前透支了未来几年的销量; 第二,整个电视行业都面临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整体电视产品出现持续性的价格上涨,抑制了部分电视消费需求; 第三,国家经济大环境,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电视产品销售缺乏房地产行业有效的拉动; 第四,消费结构向中高端升级,中国用户需要的不再是低价产品,而是优质的产品,他们愿意为优质产品买单。 梁军接着说道:“对乐视而言,我们是不会因为哪个品牌出了更低的价格而匆忙应对,也不会因为哪个品牌讲了一句人工智能而紧张,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我们一贯的理念,把极高配置和性能、硬件成本定价、大屏运营、Open Eco的生态开放战略等这些正确的事情长久做下去,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也非常有信心最终取得用户的认可和商业的成功。” 其实,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两倍性能、一半价格”,还是坚持高配和硬件成本定价的策略,都是乐视超级电视不靠卖硬件挣钱,通过互联网用户运营服务获取收益的模式。 这一模式决定了超级电视必须是高配置和高性能,这样才有可能满足5-7年的运营需求和用户使用体验不变的需求。硬件只是内容、服务的载体和入口,我们运营的是电视屏幕后的高价值用户。 当然除了这些产品战略,运营战略也是打赢“互联网电视持久战”的关键。商业模式决定了乐视追求的是可运营高价值用户,这就需要增加电视用户黏性,而内容依然是电视用户最关注的。由于视频行业已竞争白热化,内容价格非常高,导致视频市场出现“孤岛效应”,对用户来讲,要么选择A,要么选择B,用户是可以装很多各自孤立的APP,但会带来产品体验差的问题。 所以,Open Eco生态开放势在必行。要持续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好更丰富的内容和服务,从去年12月20日至今3个多月时间,已取得丰富成果,包括CIBN、华数TV、优质PGC等大量内容已接入乐视大屏生态。而17年最新推出的用户运营工具乐范儿更是为用户带来各种第三方福利及购物优惠。 未来的电视行业比拼的一定是谁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互联网使用体验,一定是基于高配、高性能硬件基础上的强大用户运营能力的竞争。 |